2003年,寧夏在全區實行草原禁牧封育,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,全區草原生態明顯改善。但近日記者在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寧夏中部干旱帶地區采訪時,卻發現多起偷牧現象,有些地方甚至發展為公開放牧。
中寧縣徐套鄉:植被稀疏的山坡上頻現羊群
9月14日11時50分許,記者驅車來到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定武高速孟家灣出口處,向南望去,看到在定武高速北側山坡上有人在偷牧。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,大約有30余只羊。隨后記者驅車繼續向北長灘方向行進,不到10分鐘,便在定武高速南側發現兩群羊在山坡上放牧,其中一群羊有40余只,另一群則超過100只。
9月15日,在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定武高速北側山坡上發現偷牧羊群。
當天16時30分,記者在經過沙坡頭區興仁鎮沿109國道向東行進時,在中寧縣徐套鄉白圈子村東南方向的山坡上,看到有人趕著30多只羊在放牧,而在村北邊的山坡上,也有60余只羊在悠閑地覓食。看到記者拍照,偷牧者便趕著羊群匆匆向山頂上奔去。
記者又向前走了四五公里,透過車窗,發現在路南遠處的山頭上布滿了星星點點的羊只。爬上山頂,放眼望去,方圓不到五公里的山坡上至少有6大群羊在偷牧,每群都超過100只羊。記者注意到,在植被稀疏的土地上,到處都能看到羊的足跡和新鮮糞便。
9月15日,在中寧縣徐套鄉白圈子村東南方向的山坡上發現有人在偷牧。
當天18時20分,記者在中寧縣喊叫水鄉109國道南側的山坡上也發現了3個偷牧羊群,每群羊都有五六十只。
當晚19時20分,記者到達吳忠市紅寺堡區大河鄉時,天已擦黑。在大河鄉鄉道西側的一處洼地里,有兩群羊在暮色的掩蓋下偷牧,每群有二三十只。
羅山腳下:禁牧區發現偷牧者臨時建成的羊圈
9月15日清晨,經歷一場秋雨的洗禮,羅山西麓的草地愈加蔥蘢翠綠。8時50分,當記者沿281鄉道一路向北行進時,在羅山自然保護區西側發現兩個偷牧羊群,一群約30只,一群超過100只。見記者拍照,偷牧者立即趕著羊群向西離去。記者注意到,這名偷牧者將100多只羊全部趕進了位于281鄉道西側禁牧區內的一處坑道。而在坑道邊上停著羊販子的拉羊車。
9月15日,在羅山西側發現偷牧羊群。
9月15日,在羅山西側發現偷牧羊群。
記者走近一看,才發現這是一處利用泄洪溝道改造而成的羊圈,里邊圈著將近200只綿羊,卻沒有發現任何飼草。一個羊販子說起當地的羊肉,自稱比鹽池羊肉還好吃。他指著地上的青草自豪地說:“你看看我們紅寺堡的羊吃的是啥草,就知道這里的羊肉有多好吃。”
9月19日,在羅山西側禁牧區內發現一處利用泄洪溝道改造而成的羊圈。
當天上午,記者驅車沿羅山西、北側一路行進,沿途發現有八個羊群在偷牧,尤其是羅山北側最為嚴重,每個羊群有100多只。在羊群經過的山坡上,一條條羊腸小道清晰可見。相比羅山西側,這里土地裸露,植被異常稀疏。隨行的同事感嘆:“這哪是在偷牧,簡直是公然放牧呀。”
9月19日,在羅山北側發現多個偷牧羊群。
9月19日中午,當記者再次來到羅山北側,發現這里的羊群并沒有減少,目之所及,至少發現6個偷牧羊群。當問起為什么要出來放牧時,一名偷牧者告訴記者:“我們農民的收入主要靠養羊,偷著放一放,可以節省一些草料錢。”
鹽池馮記溝:白天羊滿圈 夜晚“羊出沒”
9月15日下午,記者在鹽池縣大水坑鎮、青山鄉、馮記溝鄉部分村子走訪時,均未發現偷牧現象,而多個村子的圈棚里都有羊只。有同行說:“過去固原發生過夜晚偷牧的現象,我們不妨晚上再看看。”
9月18日晚,在鹽池縣馮記溝鄉王沖莊村附近發現偷牧者。
9月18日晚,在鹽池縣王樂井鄉官灘村附近發現偷牧羊群。
當晚18時51分,夜幕緩緩降臨,記者驅車沿244國道行駛至青山鄉龍家灣村時,隨行的同事指著馬路北側喊道:“快看,有人偷牧!”記者透過車窗看到,暮色中,一名男子趕著一大群羊在路邊的灌木叢中偷牧。當發現記者的車子停下時,該男子匆匆將羊群趕回了不遠處的村子。
19時40分,當汽車行至鹽池縣馮記溝鄉鐵柱泉村附近時,借著車輛的燈光,路邊草地里的羊群若隱若現,記者粗略一數,至少有五六十只,偷牧的老漢十分警覺,立即揮起鞭子趕著羊群消失在夜色中。
9月15日晚,在鹽池縣馮記溝鄉鐵柱泉村附近發現偷牧者。
隨后,記者驅車沿338國道向鹽池縣城方向行進,夜幕下,記者發現公路旁不時有人揮著手電趕著羊群在偷牧。一路上,至少遇到6個偷牧的羊群。次日,記者原路返回查看,發現羊群經過的地方,植被已經十分稀疏,到處都是裸露的浮土。
在鹽池縣王樂井泵站附近的山坡上,一條條被羊踩出的小道清晰可見。
9月18日晚,記者在馮記溝鄉王沖莊村、王樂井鄉官灘村附近各發現一個偷牧羊群,其中一群超過四五百只。
記者從寧夏林草部門了解到,經過多年禁牧封育,全區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由2003年禁牧前的35%提高到2019年的56.23%。但由于寧夏草原地區降雨少、蒸發量大、積溫低,草原生態系統整體仍較脆弱。希望有關部門依法加強監管,保護好來之不易的禁牧封育成果。(寧夏新聞網記者 文/圖)